EN

主動式ETF夯什麼?了解主動式ETF的優缺點及查詢成分股

主動式ETF夯什麼?了解主動式ETF的優缺點及查詢成分股

近幾年台灣ETF市場熱度不減,從早期以追蹤指數的被動式ETF為主,到如今主動式ETF崛起,不少投資人都在問:「主動式ETF到底夯什麼?」
這篇文章將帶你全面了解主動式ETF的概念、優缺點、適合族群,以及如何查詢主動ETF的成分股與績效,幫助你在ETF浪潮中做出更聰明的選擇。


一、什麼是主動式ETF?與被動式ETF有何不同?

ETF(Exchange Traded Fund,交易型基金)是一種能在市場上像股票一樣買賣的基金。
過去多數ETF屬於「被動式」,例如0050、0056、00878,這類ETF主要追蹤指數,投資標的與權重都依照指數規則設定。

而主動式ETF(Active ETF),則由基金經理人主動選股、主動調整持股比例,目的不是追蹤指數,而是力求「績效超越大盤」。

類型

追蹤方式

投資策略

經理人腳色

被動式ETF

追蹤特定指數

被動跟隨

維持指數一致

主動式ETF

無固定指數

主動選股、調整配置

積極尋找超額報酬

👉 簡單來說:

被動式ETF像是搭乘「捷運」,路線、靠站、行駛速度都已規劃好;而主動式ETF則像搭乘「有經驗的司機」的座車,隨時根據交通狀況調整路線,避開塞車路段,更快抵達目的地。


二、為什麼主動式ETF在台灣越來越夯?

近期主動式ETF在台灣市場爆紅,發行數量與規模都大幅攀升。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,截至2025年10月,台灣已超過有8檔主動式ETF掛牌,吸金金額突破500億元。從高息族、科技族到想抓主流趨勢的投資人,越來越多人選擇把資金配置到主動ETF。背後原因並不是單一因素,而是多種市場條件與投資文化共同形成的結果。


這波熱潮背後有幾個主要原因:

1. 高股息與現金流需求強勁,主動ETF更能精準挑股

台灣投資人長期偏好高股息,而主動ETF最大的賣點之一,就是能透過專業經理人「動態選股、挑出真正能穩定配息的公司」。主動策略會結合:獲利能力、現金流穩定度、配息持續性、產業景氣循環等,因此能同時兼顧殖利率、配息穩定度與股價表現,形成極高吸引力。

2. AI、半導體與新科技題材火熱,主動ETF更能迅速佈局

台股題材變動快速,尤其2023~2025年是科技大行情的重要階段,包括:AI伺服器需求爆發、
HBM晶圓代工產能緊俏、軟硬體整合帶來新商機等,主動ETF可以依照題材熱度調整權重,不僅能在趨勢初期加碼,也能在產業轉弱時快速降低配置。這種透過專業經理人「靈活抓主流、避開風險」的能力,是許多散戶最缺乏的,也成為主動ETF最強勁的賣點。

3.投資人偏好「有人打理」,主動ETF完美契合需求

台灣投資文化向來偏好有經理人研究、有團隊盯盤、有策略依據。主動ETF就是這種「理財外包」的升級版,它結合了專業團隊主動挑股(像基金)以及買賣透明又簡單(像ETF),對於沒有時間盯盤、也不想自己分析財報與景氣循環的投資人來說,主動ETF就像是請了「專業操盤人」,但交易方式卻仍輕鬆。

4.市場波動加劇,投資人更需要「調整能力」

從疫情後到全球升息循環,市場波動比過去更劇烈,如科技股漲跌幅度高、指數走勢不再單邊靠攏、國際政治與供應鏈重組帶來不確定性,在這樣的環境下,很多投資人發現光買指標型產品不一定能避開短線風險。而主動 ETF 的「快速反應能力」因此變得更重要,例如:在回檔時調整持股、在類股起漲時提前布局、減碼財報衰退或景氣反轉的產業,讓投資人能更穩健度過震盪期。

5.新世代投資人崛起,更重視策略與題材

近年年輕一輩的投資族群偏好AI產業、科技創新、主題性強、有故事能理解的選股策略,而主動ETF能明確告訴投資人:「我今天就是要抓AI」、「我就是要找成長股」、「我今天主攻高息」。策略清晰對新手更友善,也更容易吸引Z世代與剛入市的投資族群。


三、主動式 ETF 的優點與風險:高彈性但也更仰賴操盤能力

主動式ETF的核心在於它介於「基金」與「ETF」之間,兼具彈性、透明與專業操作。但這種靈活策略同時也帶有風險,適合深入了解後再做選擇。以下將優缺點整合成更完整的分析,讓你一次掌握主動式ETF的真實樣貌。


主動式 ETF 的五大核心優點

1.主動調整持股,因應市場快速變動

主動式ETF最大的特色就是,可隨時調整持股,而不是被動跟著指數走。這帶來幾項關鍵優勢:
• 迴避景氣反轉的類股
• 避開財報衰退或基本面惡化的公司
• 在題材起漲時優先布局(如AI、綠能、中小型強勢股)
• 快速調整產業比重,提高勝率
對於波動劇烈的台股來說,這項彈性是很多投資人最看重的。

2.有機會創造超額報酬

不像被動產品只能跟著市場走,主動式ETF的目標就是打敗大盤、創造超額報酬。若經理人的操盤團隊能力強,有機會在多頭市場抓強勢股、在震盪時避開雷區,提升整體報酬。

3.投資主題多元且明確,更容易掌握策略

主動式ETF不侷限於某個指數,題材彈性非常大,例如:
• 高股息穩定現金流策略(00984A)
• AI、半導體、伺服器等科技主題(00980A、00983A)
• 中小型成長股(00982A)
• 全球龍頭配置(00986A)
• 月領息債券型(00980D)
投資人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,找到最適合的策略,而不是只有大盤指數可選。

4.透明度、費用與操作方式比傳統基金更友善

相較於一般主動基金,主動式ETF具有:每日可在市場直接買賣、成本更透明,費用通常比共同基金低、持股每月(或季)揭露,比一般基金更高透明度、淨值每日更新,可即時掌握行情等優點。對投資人來說,這兼具主動策略的好處與ETF的便利性。

5.適合沒有時間盯盤、但又想抓市場行情的人

主動式ETF本質上是一種透過專業經理人協助選股的工具商品。適合:沒時間做功課、不會看財報或產業趨勢、不擅長抓轉折、想有人主動幫忙調整,你只需要選定想購買的選股特色,其他都由專業團隊處理。


主動式 ETF 的三大風險與限制

1.績效高度依賴經理人能力(最大風險)

主動式ETF最大的優勢在於「主動調整」,同時也是最大風險,如:操盤功能相當重要,其中的問題點包括:
• 經理人判斷錯誤可能造成報酬落後
• 無法確保每年都能打敗大盤
• 部分基金過度追逐短線題材,波動更大
若選到較不穩定的產品,長期績效可能大大落後預期。

2. 管理費略高、換手率較高,長期可能侵蝕報酬

主動式 ETF 需要投入更多研究、人力與交易,因此與其他產品相比,費用率通常會比較高。除了大家熟悉的管理費之外,還包含會直接從淨值中扣除的內扣費用(如管理費、保管費、行政成本等),這些成本不會另外向投資人收取,而是每天默默反映在基金淨值裡。再加上主動操作常伴隨較高的換手率,在持股頻繁調整時,交易成本會隨之增加。若經理人的策略效果不佳,這些內扣費用與交易成本都可能持續侵蝕長期報酬,使績效與投資人預期產生落差。換句話說,費用是否值得,仍然取決於操盤團隊能否創造足夠的超額報酬來抵銷這些成本。

👉只要了解上述優缺點,再搭配自身風險屬性,主動ETF就能成為你投資組合中強而有力的一環。


四、台股熱門主動式ETF

台灣主動式ETF持續擴大,投信業者紛紛推出具「高息策略、AI題材、成長型選股」的產品。以下整理目前市場討論度較高的主動 ETF,幫助你快速掌握每檔的特色與適合族群。(整理時間:114年11月14日)

ETF代號

ETF名稱

配息方式

選股特色

適合族群

00980A

主動野村台灣優選

季配息

聚焦 AI、半導體、伺服器等具長期成長動能的台灣科技產業,並搭配基本面強勢的電子權值股。

偏好科技類股、看好 AI 長期趨勢的投資人。

00981A

主動統一台股增長

年配息

從台股中挑選具「創新能力+穩健成長性」的公司,兼具科技與傳產的跨產業佈局。

看重EPS向上之企業、偏好穩健成長企業的投資人。

00982A

主動群益台灣強棒

季配息

主攻中小型成長股,搭配技術面強勢與籌碼面優勢。

願意承擔較高波動、追求成長爆發力的投資人。

00983A

主動中信ARK創新

年配息

重視顛覆式創新之投資主題,專注挖掘在特定前瞻技術領域具領先地位的公司。

長線看好科技革命、認同科技改革、創新之投資人。

00984A

主動安連台灣高息

季配息

鎖定穩健現金流「股利持續性+公司獲利體質」,不是只追高殖利率,而是追「可持續配息」。

定期領息族、退休族、偏好穩定現金流之投資人

00985A

主動野村台灣50

年配息

以「台股大型股核心持有」為主體,透過主動調整來優化大型權值股組合。

想擁有台股核心部位,但又希望策略更靈活的投資人。

00986A

主動台新龍頭成長

年配息

強調全球視野,從「世界級龍頭成長股」中挑選最具潛力者,包括海外市場。

鎖定國際市場並希望分散風險的投資人。

00980D

主動聯博投等入息

月配息

偏向「投資等級債」的固定收益型主動 ETF。

需要穩健現金流、希望降低股市波動的投資者。

這些主動式ETF不僅在掛牌初期即引發搶購熱潮,也成為台股投資人「現金流+主動策略」的新選擇。


五、主動式ETF適合哪些投資人?

主動ETF並非萬靈丹,但若你屬於以下幾類投資人,可能特別適合:


1. 沒有時間盯盤、希望有人協助調整持股的人

主動式 ETF 能由研究團隊主動挑股、調整產業比重,讓忙碌的投資人不用每天追盤,也能參與市場趨勢。

2. 追求穩定現金流、希望建立配息來源的人

以現金流為策略核心的主動式ETF會挑選具有穩健獲利能力、配息規律的企業,對需要固定現金流的族群(退休族、家庭支出族)特別適合。

3. 想掌握 AI、半導體、創新科技等成長題材的人

若看好產業長線發展,但不確定如何選股,成長型主動式 ETF 能透過專業分析,把多檔具潛力的企業整合進投資組合。

4. 想分散風險、不願承擔單一股票波動的人

主動式ETF透過多檔標的構成組合,並由經理人調整權重,可有效降低單一個股造成的風險。


六、如何查詢主動式ETF的成分股?

投資人可以透過多種渠道掌握主動式ETF的最新動向,包括基金公司的持股揭露、交易所資料與第三方資訊平台。以下三種方式,是查詢主動式 ETF 成分股最有效率的途徑。


1. 投信公司官網:最完整、最權威的持股資訊來源

每檔主動式ETF的投信公司,都會在官網公布詳細的ETF資訊。內容包含:
• 最新成分股資訊
• 持股種類與比重
• 月份或季度的完整持股報告
• 產業配置比例
• 最新公告與操作說明
由於主動式ETF的持股調整頻率較高,投信官網是了解策略方向與操作邏輯的最佳來源。如果你想掌握「經理人目前偏好哪些產業」或「最近是否加碼某一類股」,官網公布的持股報表能提供非常直接的資訊。

2️. 台灣證券交易所(TWSE):查詢 ETF 基本資料與歷史揭露資訊

台灣證券交易所網站提供每檔ETF的基本資料與官方揭露內容,是投資人查詢產品資訊的重要工具。透過ETF代碼即可搜尋到:
• 最新淨值與歷史走勢
• 前十大持股揭露
• 基金規模、受益人數
• ETF基本資料與相關公告
雖然交易所的資料不像投信官網那麼完整,但資料標準化、更新頻率高,而且查詢快速,是投資人在比較不同ETF時的可靠來源。

3️. 金融資訊平台:更即時、更易讀的 ETF 資訊整合

像是 CMoney、MoneyDJ、鉅亨網等第三方平台,也提供主動式ETF的持股揭露與基本資料,並搭配許多額外的分析工具。例如:
• ETF 前十大持股列表
• 殖利率、配息紀錄、配息日程
• 策略分類與資金流向
• 與同類型 ETF 之間的比較
這些平台整合度高且介面友善,對投資新手來說尤其好上手,也能讓投資人在短時間內掌握同一族群ETF的差異。



總結:主動式 ETF 是提升投資效率的策略工具,但關鍵仍在選對產品

主動式ETF的崛起,象徵投資人對「專業選股、策略調整」的需求比以往更加強烈。在市場波動大、題材輪動快的環境中,主動式ETF能透過研究團隊的判斷,更靈活地調整產業配置與持股權重,協助投資人掌握趨勢、降低風險,同時提升報酬機會。然而,這項優勢也意味著績效高度依賴經理人的能力,因此費用結構、內扣成本、策略一致性與長期表現都是挑選時必須仔細評估的關鍵。

對投資人而言,最重要的是先釐清自己的投資目標:想領息、追求成長、降低波動,或是希望有人為你把關市場趨勢。只要明確方向,搭配主動式ETF多元的策略供選擇,就能找到真正符合自身需求的產品,並透過分批布局與長期持有,讓主動式ETF成為投資組合中的有效助力。

無論你是新手還是有經驗的投資者,只要掌握策略邏輯、了解成本結構並選擇合適的產品,主動式 ETF都能成為你在市場長期前進的重要工具,協助你在變動的投資環境中更有信心、更有效率地達成財務目標。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