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

貿易衝突投資配置

楊禮軒談面對貿易戰衝突,如何做出最佳投資配置

元富YT頻道「翻轉學堂」節目於2月13日晚間邀請理財講師楊禮軒線上直播,重點整理如下。

一、川普的關稅政策與全球貿易現況

川普自上任以來,在貿易戰方面對中國、加拿大、墨西哥等多國實施關稅措施,這些舉措並非僅針對特定國家,而是著重於「關稅對等」的原則,從川普政策對全球貿易的影響切入,並探討在不確定的國際局勢下,投資人該如何調整投資配置,並掌握可轉換公司債領域的操作策略。

近日新聞指出,川普與印度總理莫迪會面時,強調雙方需要建立「互惠的關稅計劃」,意即若美國商品進入印度被課徵某稅率,那麼相同類型的印度商品進口美國時也要課徵相等稅率,以美國與印度的情況為例,根據世貿組織數據顯示,美國的貿易加權平均關稅率為2.2%,而印度高達12%,使得美國製造商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大打折扣。

關稅對等的政策若全面推行,勢必影響各國的貿易佈局,尤其對開發中國家來說,稅率的變動可能會使其出口競爭力削弱。投資人在面對這種政策時,必須深入分析相關企業的產品結構和目標市場,才能準確判斷潛在風險與收益。


二、查詢稅則與理解關稅對等機制

目前川普政府的關稅對等的實施方式尚不確定,投資人可以透過「CPT 通關服務資訊網站」查詢稅則與稅率,此網站中有「稅則稅率查詢」功能,例如輸入中文貨名「鋼鐵」即可獲得稅則號列。以鋼管為例,稅則號列CZcode為73041900008,稅率劃分為三欄:第一欄:免稅、第二欄:免稅(備註會顯示適用的國家)、第三欄:10%,非第一與第二欄位國家的貨物。

關於台灣進口貨物稅率劃分原則,第一欄國家為世界貿易組織會員國或與我有互惠待遇之國家,通常免稅或稅率較低。第二欄國家包括低度開發國家、與我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國家,稅率更優惠。第三欄國家:不屬於第一、二欄的國家,稅率相對較高。

以汽車稅率來解釋台灣公司進口的策略,整車進口稅率:第一欄國家25%、第二欄國家免稅、第三欄國家42%,然而,汽車零件進口稅率則為10%,因此許多廠商會考慮進口零件來降低稅率成本,甚至以廢鋼進口免稅,所以才會發生新聞中曾出現的「進口廢鋼包裹跑車」案例,就是利用廢鋼免稅來規避25%進口稅與貨物稅。

半導體設備的稅則分類8486,國內稅率劃分為第一欄國家為免稅、第二欄國家也是免稅、第三欄國家則是5%,於此可以觀察到,國內對於半導體設備進口的免稅政策,顯示出極大的進口優惠,鼓勵相關產業發展。

透過美國HSS code網站則可以了解台美進出口稅率差異,台灣進口美國 8501節稅則中的37.5瓦引擎,稅率為5%,而美國進口台灣相同產品的稅率為2.8%,顯示美國廠商在競爭中處於劣勢,若美國對台灣產品的稅率提高至5%,將影響我國出口廠商的競爭力,這正是關稅對等機制背後的關鍵議題。


三、鋼鐵與烏克蘭重建需求的市場機會

川普近期與普丁通話,雙方同意展開烏俄停戰談判,這將引發烏克蘭的重建需求,導致鋼鐵價格大漲,也促使全球投資人開始關注鋼鐵行業的潛力,因為烏克蘭的基礎建設在戰爭中嚴重受損,重建需求包括鋼鐵、水泥等大量原物料,不過需求是否足以帶動全球鋼鐵價格,仍需審慎分析。

在不確定的貿易戰環境中與國際局勢中,可轉換公司債(Convertible Bonds)是一個相對穩健的投資選擇,適合於希望降低風險、但仍想參與股價上漲潛力的投資人。可轉債的價格受普通股價波動影響,但因具備到期還本的特性,風險大幅降低,是一種折衷的投資選擇。


四、可轉換公司債的投資優勢與風險控制,以台泥為例

台泥與土耳其OYAK集團的合作關係進一步加深,早在與該公司合資設立水泥廠後,就於2023年3月正式將土耳其營收併入合併財務報表,根據同年11月的新聞,台泥已將對OYAK水泥合資子公司的持股比例由40%提高至60%。這也讓台泥近期營收表現亮眼,2024年1月營收年增68.7%,創下同期新高,但了解財報後,可以發現這種增長並非單純的業績爆發,而是來自合併報表的影響。

從財報來看,台泥2024年1到12月營收增長 42.62%,但EPS並未顯著上升,主要原因在於合併報表後成本也是大增,而以台泥近8年平均EPS 2.6元計算,若以20倍本益比評估,合理股價應在50元左右,然而,隨著股本膨脹,EPS卻呈現下滑趨勢。

所以投資時應選擇EPS持續增長、表現優於平均水準的公司,再以15-20倍本益比計算其合理股價,這樣的估值方式較為穩健,投資風險也較低,單純以營收成長來評估投資價值,可能導致誤判,投資人需要更深入分析該公司的本益比與成本結構,避免被表面數據誤導。

台泥目前發行了80億新臺幣的國內永續可轉換公司債,以2月13日之價格貼近票面價(約110元),其轉換價格為36.5元。當普通股價格超過轉換價時,債券持有人可獲得價差利益;此外,若普通股漲停,可轉換公司債也有機會同步漲停,儘管若烏俄戰爭或中國經濟動盪,台泥股價下探,但可轉換公司債最少可獲100元本金償還,具備風險緩衝的功能。


五、允強與華航:可轉換公司債再舉例解析

在貿易戰與全球經濟波動的背景下,投資原物料與重建需求產業的可轉換公司債是較為穩健的選擇,當普通股價格超過轉換價格時,可將可轉換公司債轉為普通股並賺取價差,例如允強在今日漲停後,其第3次與第4次可轉換公司債分別上漲 5.42%與5.36%,若提前持有可轉換公司債,能在股價破轉換價後獲得不錯的價差收益,此外,即使公司股價大幅下跌,只要公司不倒閉,到期仍可獲得本金償還,提供一定的風險保障。

華航也長期發行可轉換公司債,已從第1次發行到現今的第7次,華航作為國營公司,擁有政府的財務支持,倒閉風險極低,而華航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,若以貼近票面價購入,當普通股價格上漲時,能獲得顯著的利潤,近年來華航每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後,通常可提供至少三成的獲利,在疫情後期,航空業的復甦也使華航的可轉換公司債成為投資的良好選擇。

由此可見,面對波動的市場,選擇可轉換公司債能夠兼顧收益與風險控制,特別適合不想承擔全額股價波動風險的投資人。


六、投資配置的建議與提醒

川普的貿易政策充滿不確定性,但對於投資人也帶來了重新調整資產配置的機會,在全球經濟與地緣政治高度不確定的環境下,應該保持靈活與警覺,隨時根據最新的市場動態來調整資產配置,可轉換公司債是一種兼顧收益與風險控制的投資工具,適合在不穩定的市場環境中靈活使用。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