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

成長產業全面解析

2025成長產業全面解析:從關稅與三大支出看趨勢

元富YT頻道「翻轉學堂」節目於4月24日晚間邀請專業投資人駱哥線上直播,重點整理如下。

面對川普關稅政策的回歸,全球經濟再度受到牽動。影響經濟成長的三大支柱——政府支出、企業支出與個人消費,各自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與機會?從中,駱哥將找出產業關鍵與投資亮點。


政府支出:內需穩定支撐成長動能

經濟成長的基本驅動力,離不開政府支出。尤其在關稅帶來外部不確定的時刻,內需型的公共建設、民生計畫與國防建設,具備穩定性與政策護航優勢,皆值得關注。



軍工產業

國防自主推升需求:近年國防自主的進程明顯加快,潛艦、軍艦等軍工題材熱度不減,軍工股多數以內需為主,關稅衝擊相對小,預期今年仍有成長空間。


網路建設

政府積極推動光纖建設與相關基礎架構,中華電信等大型泛國營企業也持續投入,這些基礎設施的更新是長期需求,也是政府預算的重要方向。


水資源建設

作為海島國家,台灣對水資源的穩定性相當依賴,亦是氣候變遷下的必需品;無論是水庫整建、海水淡化或是相關民間工程,皆具政策支持的潛力。


重電產業

如中興電、華城等,在夏季供電壓力與綠能建設(如離岸風電)驅動下,需求仍強,配電網升級、降低電力耗損也成為政府施政的重點。


公共工程

像是三環三線與台中及高雄等地的捷運、社會住宅等工程正逐步推進,帶動建設產業鏈穩定成長。


企業支出:技術、外移與整合三路並進

企業的資本支出反映其對未來成長的信心與方向,從設備投資技術研發到策略併購,2025年可透過以下亮點找出值得關注與投資的產業。


生產設備與建廠

半導體巨頭台積電持續投資2奈米製程,擴建美國、日本等海外廠區,亦將帶動上游設備與工程供應鏈需求。


研發支出穩定成長

IC設計、高階製造業如精密機械等,維持高額研發費用。Know-how的建立與創新,是台灣企業長期競爭力所在。


企業併購與通路整併

如通路間的整合(例如便利商店業態),擴大市占率、提升規模經濟效益。海外市場拓展或跨區併購也逐漸升溫。


投入物料

在關稅布局的不確定性下,導致傳統產業如製鞋、紡織、自行車等原物料採購與投料策略變得更加複雜與保守。


AI導入

企業積極導入AI於行銷、物流、設計、客服等領域,不但降低人力成本,更加速產品研發與提高客戶黏著度,已是企業當今降本增效的關鍵手段。


網路資安

資安成為企業營運基本條件,尤其對晶圓代工、金融等產業而言,資訊保密至關重要,這塊支出具有剛性需求,難以刪減。


個人支出:剛性需求與選擇性消費並存

在經濟景氣與關稅政策夾擊下,駱哥表示個人支出在2025年時會呈現兩極化發展。


房地產

新青安房貸推高房價後,市場明顯轉為買方市場,價格修正與成交速度放緩,特別是在雙北地區,高點過後將進入觀望期。


3C電子與遊戲娛樂

需觀察延續性,儘管Switch 2、PS5等新品上市帶動一波熱潮,但是否延續仍取決於新品創新與消費信心,例如iPhone新機型推出時現已不再出現排隊盛況。


餐飲與旅遊

中價位續熱,高價位保守,像是八方雲集等平價品牌維持穩定成長,但高單價餐飲、海外奢華旅遊則受到景氣影響,消費頻率略有下滑。


健康醫療

醫療需求無法推遲,不論景氣好壞,看診、健檢、疫苗等皆為生活必需。加上人口老化趨勢,醫療服務及設備仍具成長潛力。


解析景氣與政策影響下的產業

根據三大資本支出面向,駱哥再深入解析產業發展,並以增長、波動及中性作區別,幫助投資人快速掌握重點。


重點支出、具穩定增長性

包括政府支出的軍工、水資源重電,企業端的研發費用與AI導入,以及個人支出的健康醫療。


受景氣影響、具波動性

企業支出有生產設備建置與建廠企業併購投入物料,在個人消費支出上則有房地產車子、3C、奢侈品、部分出口導向產業。


中性、變化不大

政府支出中的網路、重電、綠能與公共工程建設,而企業在網路資安上亦屬於穩定需求,個人支出則包括旅遊、餐飲。


總結:未來產業需具備的四大特質

駱哥總結2025年看好的產業或企業,應具備以下四大關鍵「未來競爭優勢」,投資人掌握這方向持續關注,才能在全球政經不確定的環境中,找到穩健的獲利機會。


➤  受關稅影響較低:在全球貿易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,能避開關稅衝擊的企業,更具競爭優勢。舉例來說:內需市場為主的企業:例如軍工、水資源,以及出口美國比重低的產業。

➤   公司具有產業的寡佔性:「競爭者少、地位強」自然就不容易被殺價,合理利潤的空間大,獲利就比較穩定,像是關鍵零組件供應商,產品具有低取代性,這種公司就具有談判籌碼。

➤  產品持續創新:創新讓企業不只是活下去,還能跑在前面,像台積電持續投資下一代製程,強化競爭力,或者不斷開發新產品、打入新市場,以及開發非標準型、客製化商品,可降低被取代風險,也能避開價格競爭。

➤   銷售對象具備穩定需求:銷售對象非一般消費者,而是企業客戶,尤其是產業龍頭或擁有領導地位的客戶,就擁有穩定的收入來源。此外,產品與服務能提升客戶競爭力,如AI、資安這類提供「競爭優勢」的供應商,黏著度會很高。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