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TF監視制度
為了維護證券市場的交易秩序、確保交易安全及保障投資人權益,臺灣證券交易所與櫃買中心制定了「監視制度辦法」及「公布或通知注意交易資訊暨處置作業要點」(以下簡稱作業要點),並於作業要點第四條中規範了「異常標準之詳細數據及除外情形」。這些法規構成了我國證券市場的重要監視機制。
公布注意有價證券資訊的主要目的,就是提醒投資人關注價量變化及交易風險,因此,元富證券建議投資人在委託買賣前,先查閱公布的注意證券名稱及其內容,以增強風險意識。此外,投資人還可透過公開資訊觀測站查詢ETF的折溢價等相關資訊,在進行投資理財決策及判斷進出場時,充分瞭解證券交易的整體概況,能更有效保障自身權益。
有投資股票經驗的人,對於「公布或通知注意交易資訊股票」及「處置股票」應該不陌生,因為在集中市場中,證交所於每個交易日收盤後,都會透過電腦系統自動分析上市有價證券的交易狀況。分析過程中考量多項指標,包括漲跌幅、成交量、週轉率、集中度、本益比、股價淨值比、券資比、折溢價百分比,以及借券賣出數量等,若交易情形符合「作業要點」所訂定的標準,證交所便會公告該證券的名稱及相關交易資訊內容,提醒市場關注。
ETF列為注意有價證券之情況
公布或通知注意交易資訊及處置規定,適用範圍不僅限於股票,其他有價證券如ETF、TDR、轉(交)換公司債及權證也包含在內;然而,元富證券要提醒投資人,根據不同有價證券的屬性,部分條款可能會有例外情況。
依據「作業要點」第四條及「異常標準之詳細數據及除外情形」的相關規定,ETF被列入公布或通知注意有價證券的可能情況主要包括:短天期漲跌幅異常(第1款)、長天期漲跌幅異常(第2款)、漲跌幅異常且證券商集中度過高(第5款)、漲跌幅異常且券資比明顯放大(第7款),以及一段期間內起迄兩營業日收盤價差異異常(第11款)等。
元富證券也要提醒投資人,即使未達公布或通知注意的標準,若ETF出現折溢價異常或其他異常交易情況,證交所或櫃買中心仍可為維護市場秩序及安全,透過召開「監視業務督導會報」討論決議,對該ETF進行公布通知注意的處置。
有價證券若連續3個營業日符合證交所或櫃買中心「公布或通知注意交易資訊暨處置作業要點」第4條第1項第1款的規定,或在連續5個營業日內、最近10個營業日內的6個營業日、或最近30個營業日內的12個營業日內,符合該要點第4條第1款至第8款的標準,即會被證交所或櫃買中心列為注意有價證券,並採取處置措施。
此外,即便未達公布或通知注意的標準,若有其他異常情況,如折溢價異常、可能嚴重影響市場交割安全,或在已採取公布或處置措施後仍未達到警示效果等情形,證交所或櫃買中心可透過召開「監視業務督導會報」,決議將該有價證券列為公布通知注意,或直接採取處置措施。
舉例來說,曾經有部分原油相關ETF因溢價幅度過高,經「監視業務督導會報」決議被列為公布通知注意有價證券,並因多次被列為注意有價證券,進一步升級為處置有價證券。
於此,在決定是否對某檔有價證券採取處置措施之前,證交所或櫃買中心會蒐集包括漲跌幅、成交量、折溢價、產業資訊及媒體報導等多方面的相關資料,進行全面且審慎的綜合評估。關於處置措施的內容,如處置期間、撮合時間及款券收取方式,均在充分考量後制定,並非僅針對特定情況(例如價格上漲)而採取行動。
ETF被列為處置有價證券下的交易限制與影響
若某檔有價證券被列為處置對象,交易方面的措施通常包括:使用人工管制的撮合系統進行撮合作業,並拉長撮合交易時間;通知證券經紀商在處理交易異常的有價證券時,對全部或大筆交易委託預收部分或全部的買進價金或賣出證券;在信用交易方面,要求收足融資自備款或融券保證金。
除此之外,假設某檔ETF在最近30個營業日內首次達到標準而被處置,撮合交易時間將延長至五分鐘;投資人若單筆委託買賣數量達一定交易單位,或多筆累積達到特定數量,證券經紀商需預先向該投資人收取全部的買進價金或賣出證券。
如果同一檔ETF在最近30個營業日內第二次或更多次被列為處置對象,撮合交易時間將延長至20分鐘,此時,不論投資人委託的交易數量為何,經紀商均需事先收取全部的買進價金或賣出證券。此處置措施的目的是提醒投資人在進行委託交易前,應理性且審慎地評估,並關注有價證券的價量變化及相關交易風險。
總結
最後,元富證券為大家希望投資人更理解ETF監視制度,是由證交所與櫃買中心依據「作業要點」對股票及其他有價證券(如ETF、TDR等)進行交易監控,當交易異常達標準時,就會公告注意交易資訊或採取處置措施。
ETF被列為注意證券的原因包括漲跌幅異常、集中度過高、折溢價異常等,若達處置標準,交易措施可能包括延長撮合時間、預收價金或證券,並針對信用交易增加資金要求;即使未達標準,若有市場風險,監視會報也可決議公告或處置,實施這樣的制度旨在提醒投資人審慎評估交易風險,並保障市場秩序與投資人權益。
元富仍要特別提醒,投資人在了解ETF交易運作機制與監管規定後,仍需密切關注價格變動及是否存在過高的折溢價情況,謹慎評估價格合理性後再進行交易。